
Column navigation
家谱印刷本是传世古书包装印刷最常见的装订方式,这种古书装订方式从很早以前阶段就开始鼓起,(自南宋出现到明嘉靖今后才鼓起,明嘉靖今后至民元阶段都是线装的天下,直至今天还仍然在出版线装本籍)。线装是前后阁下各用一页书衣,打孔穿线,打印装订。其特点是解决了蝴蝶装,包背装易于脱页的现象,同时便于修补重订.
线装本多分为书衣书签书脊书头书根扉页书名页几部分.书衣即书的前后阁下封衣,又称书皮、书面。书衣有布、纸两种,最广泛的是用栗色毛边纸和青色连史纸做成的书衣;布料、绵绫则多施于古籍善本。明清内府图书常见黄绫作衣,以示高尚。书衣上一般题有书名,或立即写在封皮上,或贴一纸书签。
线装的古书印刷品的大量印行,究其原因,首先在于这种装帧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实用性。中国线装书局总编辑谢云先生感应:“用料、包装印刷、装帧是报纸印刷的三概略素,与报纸印刷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。线装本一般用宣纸或毛边纸接纳怪异方式包装印刷,用这种传统的包装印刷装帧方式能够别具一格地体现学术、艺术价值和书籍装帧包装印刷的特色。”正因为线装本装帧方式传递着古香古色、浓厚高雅的文化艺术气息,所以在现代仍然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。